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873
-2
7823
论坛元老
更多Ta的好帖>>
QING
MING
节
气
当春天的暖阳轻抚大地
清明节迈着轻盈的步伐如约而至
清明
二十四节气之第五个节气
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
清明时节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
养生原则为升发阳气,调肝健脾
同时做好
肺脏保养,补益肺气,未病先防
起居宜顺时规律
防雨防潮,居室明亮
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
清明节前后,气温还不够稳定,南方雨水增多,气候潮湿,容易影响脾胃功能,令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。春时肝气最足、肝火最旺,人最容易生气发火,怒则伤肝,肝气上逆则易引起高血压、脑中风等病变。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少发脾气,使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,使精神愉悦,肝气得以疏泄。
清明起居要顺时而为,调整好作息,赖床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,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,引起头昏、目浊等不适。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,宜“动”不宜“静”。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,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建议多外出活动,有助于肝气条达,阳气升发,还能畅达心胸、怡情养性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日常出门要备雨具,避免淋雨而感受寒湿,引发感冒等疾病;最好穿上皮面的鞋子,避免鞋面被雨水淋湿,导致双脚受凉。雨天小心路滑,外出锻炼时,谨防摔倒。清明时节住所要保持干燥,南风一吹,往往易于回潮,遇上阴雨天气,湿气萦绕,胶着难散,人体气机运行不畅,会感到体倦疲乏、头重昏朦、心胸郁闷,甚至大便溏泄。故依天气要常开窗通风,保持干燥。
清明往往会触景生情,情绪低落,居室布置方面,要以清新、明亮、整洁为佳,家中宜多摆放颜色鲜艳的物品,以及生命力强的绿色植物,如窗帘可换成淡绿色或暖黄色的,墙上可挂置富有韵味的装饰品,阳台可种植花草,取春意盎然、生机勃勃之意。
清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,黄帝内经强调“食应减酸宜甘,以养脾壮阳”。酸入肝,春季食用过多酸性食物,容易引起肝气过亢,气机升发太过。木旺则克脾土,容易影响脾胃,容易产生食积腹泻等疾病,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温食物,以补脾胃。酸性食物有羊肉、鹌鹑、炒花生、炒瓜子等。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,可多吃山药、春笋、菠菜、大枣、韭菜等。
清明时节养生,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。中医认为人应四时,春季万物生长,机体也是如此,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,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。养生应尽可能的做到顺应天时,柔肝健脾,清降火气,以求阴阳平衡之意。因此,在清明时节,掌握以下几个穴位,可以帮你柔肝健脾,顺时养生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,它在足大趾末节近足二趾侧,距趾甲角0.1寸,此可以按摩,也可以艾灸,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,可使头脑清晰,神清气爽。
行间穴在足背,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,赤白肉际处。肝属木,木生火,肝火太旺则可泻其心火。而行间穴五行属火,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。春天肝火盛,易致牙痛、腮肿、口腔溃疡、鼻出血、舌尖长泡等症,此时常揉行间穴多有裨益。
太冲穴可通过简易取穴法寻找,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,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。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,五行属土。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,然后从“太冲穴”向揉到“行间穴”方向推揉,可以缓解春季易发的头痛、眩晕、眼红肿痛、耳鸣耳聋,还可疏肝,以舒缓急躁易怒的心情。
使用道具 举报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史记泰州
GMT+8, 2025-4-4 20:56 , Processed in 0.077825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